中文(简体)

解密独立微影时代外的微影资本 产业+VC是一种什么样的打法?

全文约2542字, 阅读需要7分钟
微影资本近期首次召开媒体沟通会,这家隐身于微影时代背后的投资机构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。在唐肖明眼中,产业基金是一种有效的打法。
本文为艺恩网原创专稿,尊重作者版权,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

微影资本将这种模式定义为“产业+VC”的VC2.0模式,即用VC的投资方式参与到产业投资中,同时引入大量的产业资源,使基金背后的产业LP和被投公司产生资本连接。

微影资本近期首次召开媒体沟通会,这家隐身于微影时代背后的投资机构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。这家叫做“微影资本”的投资基金,并非属于微影时代旗下,而是借力微影这一平台同时保持经营和决策的完全独立。微影资本将这种模式定义为“产业+VC”的VC2.0模式,即用VC的投资方式参与到产业投资中,同时引入大量的产业资源,使基金背后的产业LP和被投公司产生资本连接。当天沟通会后,艺恩专访了微影资本的董事总经理张熠,试图对这支风格独特的文化产业基金进行深入解读。

独立的投资版图

微影资本与微影时代的关系不只是名字一样这么简单,微影时代是微影资本的股东之一,微影时代创始人兼CEO林宁也是微影资本的核心决策人之一,微影时代是微影资本重要的平台资源之一,但微影资本和微影时代的投资部门是相互独立的,这个独立不仅仅体现在资本结构,也体现在经营方法上。

微影资本合伙人徐东升表示,“微影资本成立的第一天,我们就认真考虑了它的独立经营问题,我们在运营体系、项目选择、决策流程、风险防控体系方面都设置了与微影时代之间的防火墙。举个例子,微影时代层面的战略性投资会由微影时代投资部完成,而微影资本则会专注于对基金投资人有益的项目和布局。在项目选择上,微影资本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投资回报,而非项目对微影时代的战略性意义。事实上,回报大的项目才能体现更大的战略价值。”

微影资本针对电影、演出展览、体育三大领域的泛娱乐内容进行项目投资,以及针对影视、演出和体育的原创内容、制作与发行营销、场馆等全产业链进行股权投资。投资策略是基于互联网全面变革的生态,用互联网的工具投资文化产业的新商业模式。投资阶段主要专注于中早期,但也不排除对特别有吸引力的成熟公司投资。

以下是微影资本的部分成绩单:

什么是“产业+VC”?

微影资本投委会主席唐肖明是文化产业投资界的一员老将,此前供职于中国文化产业基金。唐肖明表示,“随着各路上市公司的迅速成长,大家都开始运用资本手段进行上下游产业布局,围绕自身业务,组建并购基金或者自己的投资部门进行战略投资。而PE、VC的人在进行泛产业投资,投资范围横跨若干行业,在专业性和触角深度上会逊于产业资本。”

在唐肖明眼中,产业基金是一种有效的打法。“我去年自己辞职出来创业,经过大量的行业交流,大家一致认为产业+VC是一个好方向。什么是产业+VC的概念?第一,引入产业上具有战略能力的公司作为基金合作伙伴,但是不为其控股,保持独立的VC架构;第二,组建一支配合默契且拥有文化、金融领域资深工作背景的成熟团队; 第三,建立完整的VC、PE公司组织架构和激励体系来推进公司发展。”

市场观点:票房增速下降是因为房价上涨? 演出体育将成下一个快速增长点

在唐肖明看来,上半年票房增长不如预期有一个简单但重要的原因,“去年年底房子开始涨,产生了极强的挤出效应,买房子的都是主力人群。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,这种偶然因素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是很明显的。所以说看投资、看消费,必须跟着人口消费走。”

唐肖明认为,文化产业还会经历一段高速发展的整合状况,至少大型的传媒集团会出现,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超级大并购在这个市场上出现。电影增速今年虽然放缓但相信仍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,下一个高速增长点,或者说投资热点应该是演出和地面娱乐,再往后是体育。

之所以是电影、演出和体育的顺序,跟价格有关。电影票最便宜,其次是演出票。而体育目前的普及度还不高,体育项目对装备和设备要求较高,目前只有少数精英阶层在玩,规模化、产业化的时候还未完全到来。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,未来五年会有大量的黄金VC投资和早期的创业投资。

“我们认为后面文化产业公司两种现象并存,第一种是大整合,传统的已经有资本上市公司平台的企业会进行整合,与此同时一批新业态的创业公司也会萌生,在这些公司中我们希望能够出现一匹新的独角兽。”

甄选公司三要素:市场空间、行业痛点、团队

对微影资本筛选投资标的的标准,张熠表示,“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,考察的维度不同,但我们主要关注三个要素:

第一,公司选择的业务方向市场空间要足够大,这是前提。

第二,公司要做的事是不是解决了现阶段文化市场的痛点。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,行业痛点不同。现阶段优秀内容创造和IP开发运营公司是微影资本投资的重点之一。在播放发行渠道越来越充分之后,内容是最本源的,也是目前抢夺的重点,虽然不同阶段反映稀缺的形式不一样,但文化产业的本质永远是以内容为核心的。基于中国目前阶段,还没有到重视原创内容开发的阶段,更多以拿来为主,改编已拥有大量粉丝的IP。现状是很多人抢到IP后,不会开发,而是单纯消耗或是浪费,所以我们非常看重具有内容创造能力和运用产业思维有IP开发和运营能力的公司,我们认为这类公司是目前市场最稀缺的。

第三,看团队,人是文化产业的重心。如果没有内容生产能力,公司的盈收能力不可能持久,文化领域最容易出现昙花一现的公司,这主要是传统的项目操作思维所致,很多公司可能碰对一个项目就起来了。但如果是用工作化流程产业思维运作,它对团队的要求就高多了。具备这种能力的团队,抗风险能力和企业稳定性自然高。”

电影项目投资标准:头部内容、新类型或把控性强的项目

截至目前微影资本投资了数个电影项目,包括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等。在甄选电影项目时,微影资本最看重的不是导演、演员阵容,而是以下几个方面:

第一,被投企业参与组局的公司。这类项目可以实现更早期的介入,对项目了解更深入,把控力也更高。

第二,头部公司产出的项目,比如有成功运作经验的华谊、万达等公司出品的项目。这些项目透明度相对高,可靠性相对强。电影项目投资目前在操作中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,就算票房透明,真正分配到投资人手里的,可能跟按照公开票房数字计算的也不一样。里面会有各种隐性成本,比如宣发增加的费用,版权收益的费用增减等。所以,对于信任度、把控度不高的项目,我们在投资时会很慎重。

第三,新类型电影。由于中国电影用户在快速更新迭代,对电影的喜好正在发生很大变化,这就导致对新类型电影的需求产生。

第四,微影时代参与投资或组局的一些电影项目。这样我们可以中后期介入,风险更可控。

电影项目更多是团队合作,从寻找导演、演员到寻找宣发、营销团队,如果通过社会资源配置,可能需要一年到二年的时间,但如果在微影资本的生态里,通过投后管理,可以大大缩短资源配置的时间。

“投了几十家公司,而且全部是行业里的头部公司,所有人都必须承认它已经带有很强的战略性。几十家行业头部公司的老总聚在一起之后产生的群聚战略效应,相当于一家大型的传媒资产参股和控股公司。” 唐肖明表示。

据悉,微影资本基金规模超过40亿元,主要针对影视、演出、体育、新媒体四大领域进行投资。

编辑:queenie